本报讯“聚焦民生、 服务群众”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汾阳市建立五项保障机制,为活动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一是建立资金保障机制,汾阳财政全力保证民生支出,积极与省、市相关部门对接,争取上级民生项目和财政补助资金。据统计,2014年,该市财政在教育、文化、社保等民生方面的支出达6.2亿元,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民生项目支出得到了有力保障。二是建立民生项目统筹推进机制,按照项目的轻重缓急,优先安排实施群众最为期盼和关注的项目,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汾孝大道续建、英雄南路打通、市医院搬迁等“民生工程”以及一批治污排污、防洪防涝基础设施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三是建立领导包联限时办结机制,21项具体任务全部落实了责任单位、责任人、包督领导和完成时限,确保5月底完成。四是建立信息共享沟通机制,设立了民生工作台账,并以此为中心,辐射带动该市各乡镇各部门,形成实时沟通的工作网络。五是建立分类调解机制,坚持领导干部定期接访和下乡走访调研制度,组建城市建设、环境污染、医患关系等7个专业性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为有需求的群众及时提供了援助和服务,为活动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崔雪娇)
摘自吕梁日报2015年2月1日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