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编是汾阳的传统手工艺,它不仅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方便,而且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益,它不仅凝聚了劳动人民最朴实的智慧,也折射出绿色农业文明的广阔前景。在汾阳市冀村镇东九枝社村、西九枝社村,柳编作为当地村民农闲季节增加收入的重要的支柱产业,延续至今。本期微汾阳,小微就带您去看看汾阳农民这项独特的工艺。
柳编的产生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最初在从事采集作物的部落中推广。到新石器时代,已出现了用柳条编织的篮、筐。春秋战国时期,用柳条编成杯、盘等,外涂以漆,称为杯。唐代,沧州(今河北沧州和山东宁津以北地区)柳箱已很著名。宋代,人们取杞柳的细条,“火逼令柔曲,作箱箧”。此后,柳编工艺不断发展。传统的柳编品种主要有衣箱、笸箩、簸箕等。1960年以来,中国柳编工艺品开始出口,生产有了较大发展。
明万历《汾州府志》中曾记载:“木属:柳;物货:柳器。”有史以来,处于汾阳、文水、平遥三县交界的冀村镇,一直是周围一带的商贸中心,商业发达,而且也是汾商聚集地,买卖字号遍及全国各地,冀村镇的东九枝社村、西九枝社村原本为一个村,是大禹“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后产生的村庄。顺治年间,“汾河西移二十里,漂没田庐甚众”,东、西九枝社村人“长笸箩簸箕顶门扇”得以逃生。可见东九枝社村、西九支社村柳编历史悠久。
传说东九枝社村、西九枝社村的柳编起源于一个获赦的罪人,此人在狱中学得此门手艺,获赦后流落四方,经东、西九枝社村时,见当地柳苗木苍郁葱茏、材质柔软,非常适于编织。他从此扎根落户,并将柳编技艺传授给当地村民,从而使东西九枝社村成为柳编专产地。
编制柳器的柳树为杞柳,亦称河柳、旱柳,为落叶灌木,是我国的原生树种,早在第三纪中新世的山旺森林里就已经有了,距今已有11000--8500年的历史。柳条生产也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是当年秋分节气后种植,第二年春季长出1米左右,秋季的时候要把柳条侧生芽全部掐掉,才能保证在下一年7月份“伏柳”和10月份寒露过后“秋柳”采收两茬,遇有特殊情况在来年清明、谷雨期间也可采收,俗称“春拔柳”。而要数“伏柳”最好,白芯大,材质最软,易于编织。采收一定要选择晴天,伏条及时剥皮。
种植和采收的过程是柳编的第一道关口,在编制过程前,对柳条的筛选才更能决定柳编的品质。必须选择当地生产且达到质量要求的柳条:基部直径小于等于1.2厘米,无分叉,光洁度好,无斑点;长度1m米以内小于等于40个斑点,不分叉,通条;1米以内根梢比例小于等于1毫米,折成柳条直径30倍的圆而不断,湿条青色,干条洁白,无明显杂色,产品不带虫卵。
历来,广大农村的许多生产工具依靠柳编制作。入冬以后,农村编筐编篓的副业便开始了,他们常常以地窖作为工作场所,既温暖,又可保持条编材料一定的湿度,利用冬闲,工作一季,其主要产品均为服务于农村农业生产和农家日常生活的各种器皿工具。柳编做成的生产工具有箩筐、簸箕、水斗、笆斗、大车拦箔、小车偏篓、粪箕、粮囤仓围、柳条帽等等。
柳编生活用品有柳条箱(包)、饭篮、菜篮(圆、椭圆)、笊篱、针线笸箩、碗筷篮等。尤其是日用品类,编制工艺比较细致考究。如妇女用的针线笸箩、花篮等物,有时用染过色的破篾或高粱皮缠边,织出十字形或口字形几何花纹,十分美观。即使食篮、筐等粗料,有时用带皮青柳条与剥皮白条相穿插,编成立体纹样,也很美观。
现在,很多柳编产品均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柳编经过从粗到细、完成了“下里巴人”到“阳春白雪”的转变,这主要是民间艺人根据国外生活方式和环境布置的需要,不断创新的结果。目前,由于技术附加值和艺术附加值的升高,这类产品在出口中日显重要。
柳编是千百年来汾阳市冀村镇东九枝社村、西九枝社村人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探索、从未间断、不断完善、影响深远的一项手工技艺。它凝聚了农耕文明时期汾阳人民的智慧,它折射出黄土高原农民依靠绿色生存的文明心态,是绿色农业文明的产物,有着珍贵的保护价值。
摘自吕梁日报2017年3月23日第6版
版权所有:汾阳市公共文化发展服务中心 2011-2024
地址:汾阳市鼓楼西街南侧7号楼 邮编:032200 电话:0358-7225440
晋ICP备1100113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