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爱军
“农业产业化是对传统农业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的一次重大变革,更是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吕梁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的‘8+2’农业产业化振兴三年计划正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效举措。汾阳市以杂粮、蔬菜、食用菌、核桃、林下经济、畜牧六大产业和核桃交易市场建设、龙头企业建设为重点,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创新经营机制,切实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真正使农业产业化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农民收入倍增的推进剂。”汾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李玉林对记者说道。
目前,汾阳市六大农业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建成标准化管理示范园区1万亩,新增核桃经济林5万亩;在石庄镇和肖家庄镇改造闲置土窑洞、房屋2.4万平方米(相当于800孔窑洞),第一批菌棒7万个已入户,1.2万个菌棒开始出菇;建成以晋谷21号、晋谷40号优质谷子为主的5个绿色 AA 级杂粮示范区;该市设施蔬菜已开工建设面积达4310亩,其中大河新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冀村镇东陈家庄村新建塑料大棚800亩已全部完工投产;该市共计发展林下经济8.1万亩,建设5大区域性养殖基地;建成汾州核桃交易市场,可提供3X3M国际通用标准交易展位260个;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320余家,实现龙头企业销售收入9.6亿元,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4000余人。
谈到推进“8+2”计划所采取的保障措施时,李玉林如数家珍地说,为使全市“8+2”农业产业发展步入良性发展轨道,该市成立了农业产业化发展领导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制定出台了《汾阳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实施方案》,每个产业都成立了专门的协调机构,建立市、乡镇领导分别包乡镇、村的行政责任负责制度和农业技术员包村、乡土人才包地块的技术指导制度,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全部落实到位。该市对连片50亩以上的新造核桃林基地每亩补助200元,连片千亩以上的每亩补助600元;对全市新增食用菌种植户每孔窑洞或每间房(按30平方米计)补助3500元,对全市新建的8个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每社补助3万元;对7200亩绿色谷子示范区种植每亩补助100元,对5个示范区内的农产品实行每公斤补助0.6元的订单收购价补贴,对获得产地和产品绿色 AA 级认证、示范区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给予适当补助;严格执行省新建日光温室每亩按照不超过5万元贷款给予一年期贴息;凡在规定范围内种植林下经济作物的按实际种植面积每亩补贴种植农户50元;对新建或改扩建的标准化养殖示范(小区)、畜牧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标准化良种扩繁场给予一定补助,资金主要用于水、电、路、防疫及排污等公共设施建设。
李玉林说,该市由林业专业技术人员与乡土人才、农民技术员组建了汾州核桃研究所,形成了“核桃研究所 +林 业技术员 +农 民土专家+乡土人才+科技示范户”的核桃产业科技支撑体系;与山西山宝食用菌生物有限公司合作,对全市食用菌种植农户普遍进行了技术培训,实现了户户有个明白人的目标;针对以谷子为主的小杂粮产业,实行“企业 +合 作社 +农 户”经营模式,在示范园区成立了10个杂粮专业合作社,全部与汾州香米业有限公司签订了收购合同;该市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广泛开展蔬菜技术培训,积极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该市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和培训、示范带动等形式,大力宣传“8+2”项目建设的社会、经济效益,集中展示农业产业化工作中的亮点和发展成果,积极组织谷子、蔬菜、食用菌、核桃、豆类、中药材、畜牧等经营合作组织、产品加工企业,参加各类农博会、展销会;将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年度督查考核的主要内容,明确责任,加强督查,实行月汇报、季总结、半年检查、年终奖惩的推进办法。
当谈到下一步打算时,李玉林信心十足地说,汾阳市将以打造优质农产品为核心,切实推动六大农业产业壮大规模、提升水平;将现代农业的科学理念贯穿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区位、资源、品牌优势,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化发展,努力把汾阳市建成绿色农业经济强市。
摘自吕梁日报2013年8月22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