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雅萍 通讯员 药利斌 樊壮壮
春节期间,漫步在汾阳市区的大街小巷,一条条街道干净整洁,沿街商铺的牌匾整齐划一,绿化带内冬青灌木修整一新,古色古香的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宣传牌与街景相映成辉,大街小巷人车顺畅通行、井然有序。放眼望去,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汾阳市市容市貌焕然一新,处处展示着和谐幸福的新景象。
让城市绿起来、美起来、靓起来,让青山、碧水、蓝天、绿地萦绕在市民身边,让老百姓共享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带来的成果。汾阳市园林绿化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从开展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以来,该市上下一心,严格按照创建标准,合理规划、科学设计、因地制宜、精心建设,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该市市区绿化覆盖面积、绿地面积、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606.25万平方米、522.05万平方米、109.9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7.3%、32.6%和9.16平方米,各项指标均达到省级园林城市创建标准,初步形成了绿树环绕、花丛掩映、人在景中、独具汾阳特色的园林城市格局。
用景色来装扮城市,用生态来提高修养,用文脉来增加氛围,用舒适来体验生活,这些都成为汾阳市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经典之作。为确保创建活动取得实效,该市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理念,坚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城市美化和绿化并重,城区建设与城乡统筹并重,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大古树名木的保护管护力度,布置诸多人文民俗小品主题雕塑,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型园林城市,促进城市生态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大处着笔,小处细描。随着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不断深入,汾阳市还充分利用和开发现有城市空间,结合城市改造,建高楼、腾空间、增绿地、造景观,不断拓宽增绿渠道及空间。积极开展实施了规划扩绿、拆墙透绿、退硬还绿、见缝插绿等活动,多栽生态树、广植乡土树,大规模、高档次地增加城市绿量,全面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水平。同时通过完善城市功能,提高了城市承载能力,提升和巩固了创建成果。
不出城而享园林之美,居闹市而乐花香之怡。漫步曲径幽林,徜徉花海绿地,饱览湖光潋滟……汾州百姓幸福地生活在一个生态、人文、精致、宜居的城市。
摘自吕梁日报2014年2月7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