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雅萍 通讯员 药利斌 李雪娇)记者从近日汾阳市召开的市委工作会议暨经济工作会议上获悉,该市全面吹响了小康社会建设的“冲锋号”,抓发展、促和谐、惠民生、转作风,着力打造实力汾阳、魅力汾阳、活力汾阳。
该市今年的奋斗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3%。围绕实力汾阳建设,该市将围绕新型工业化,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产业升级,狠抓项目建设,不断增强综合实力。今年重点推进核桃、小米、食用菌等特色农业基地和生猪、肉牛、肉羊、蛋鸡等养殖基地建设,深入推进“8+2”农业产业化振兴三年计划,支持汾州裕源、山西山宝、汾州金核桃等“富民”项目做大做强。同时,进一步推进中汾酒业、国峰煤电、万泰商城、中节能光伏大棚电站等“强市”项目建设,并把重点放在引进金融、物流、电商、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项目上,推动产业升级,集群发展。
为了打造魅力汾阳,该市将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进一步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挖掘特色文化内涵、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不断增强城市魅力。在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方面,将在稳妥实施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统筹推进水、电、暖、气、排污等管网建设的同时,把重点放在路网建设上,围绕城市建设扩容提质。在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该市将加快核桃经济林等造林绿化工程,推进禹门河二期和董寺河生态治理工程,铺开文湖和杏花村两处湿地公园建设工程,让城市融入自然,让自然融入生活。该市还将进一步挖掘特色文化内涵,建设休闲度假景区、宗教文化景区等,满足不同群体,吸引八方来客。为了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该市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养老、医保、低保、住房等保障覆盖面,建立健全弱势群体救助体系和便民利民服务体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统筹教育资源,推进均衡发展,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铺开公立医院改革等,满足群众的基本民生需求。
创优环境是打造活力汾阳的关键。为此,该市一方面将围绕创新社会治理,切实推进社区建设,抓好食品安全、信访稳定、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将着力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把各职能部门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落到实处,在各窗口行业开展“提升服务水平、创优发展环境”活动,确保优质服务、优良环境常态化。该市还将抓住全民创业这个抓手,通过实行放宽投资领域、注册限制、出资形式、场所限制和冠名限制等五个“放宽”政策,做好政策咨询、创业指导、法律援助、信息发布和融资等五项服务工作,培养五大创业主体,让更多的人投身创业实践。
当前,汾阳市正抓住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一契机,扎扎实实开展各项工作,力争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摘自吕梁日报2014年3月12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