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开放时间: 汾阳市图书馆365天,天天开馆!
汾阳市图书馆《情报信息》第七期(2015年)
日期:2015年08月14日 来源:本站原创 

 

 

 

为万众创新营造良好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创新一直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制度创新解放了生产力,改变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技术创新发展了生产力,丰富了物质文化产品的供给。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创新。当前我国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新动力,也是释放人才红利与实现个人梦想的重要契合点。

当前,我国的创新制度与创新环境已取得了长久的进步。面向未来,进一步增强创新政策的针对性,促进创新主体间更加密切的交流,推动创新服务组织市场化是趋势使然。这有利于提高政策和资金的效率,提高创新成果的转化率,增加创新服务的供给。为我国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制定分类引导的创新政策体系。现实创新实践与管理中,一直存在着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即笼统地将技术创新等同于高科技产业。这导致了无论在理论研究、政策支持或资金供给方面一直倾向于高科技产业,而忽略了其他行业、其他群体。究其原因,是因为缺乏对创新类别的认识,忽视了不同创新的特点。自主创新可分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3种创新在创新的资金投入、成果获得难度、承担风险大小以及市场化难易程度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原始创新自主性强,可享专利收益,但难度高,投入大,周期长,存在融资困难和市场失灵,仅部分高科技行业和少数大企业能参与其中。集成创新投入相对较小,但依赖人力资本的创造性,需要较强的需求把控能力和科技资源整合能力,因而存在半市场化的现象,对创新主体来说仍存在一定的门槛。当前流行的“互联网+”概念即是其代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难度最低,其门槛低,投资小,风险小,见效快,因而备受原创能力不强的企业青睐。

  在创新政策的制定上,需要根据不同创新类型的特点,建立起分类引导的创新政策体系。针对市场失灵频发的原始创新,建立起政府主导的投资体系。注重政府资金在这一领域的倾斜,以吸引具有技术创新实力,但无力承担风险的企业进入。针对注重人力创造性的集成创新,建立起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体系,通过少量资金和大量配套鼓励政策的提供,吸引具有市场敏锐度和资源整合能力的企业进入。针对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消化吸收再创新领域,政府则无须过多干预,通过充分发挥市场力量,简政放权,为大量具有创新创业热情的企业家涌入扫清障碍,即能保持该领域的长久活力

  整合不同形式的合作创新,增强行业内与行业间的协同力度。知识经济时代,开放式合作创新正逐步替代封闭式创新成为创新的主流形式。通过合作,企业可以利用外部创意和商业化途径来实现自身技术进步。然而,合作创新中也存在类别不同、目的不同、发展各异的现象。合作创新依据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以降低成本为目的的行业内合作创新;以发现需求、整合反馈信息为目的的产业链合作创新;以开发尖端技术为主的跨行业合作创新。由于利益使然,多数企业均能认识到产业链合作创新的作用。然而相比于紧密的产业链合作创新,行业内合作、行业间合作却仍然疏散。从行业内看,许多行业的企业间实力差距大,部分大型企业缺乏同其他企业进行交流合作的意识,在技术方面故步自封,只看到竞争而忽略合作。从行业间看,行业间沟通交流的平台仍然缺乏。这些问题制约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鼓励合作创新需要找到行业内与行业间合作环节的薄弱。首先,鼓励龙头企业主动承担起模范带头作用。通过龙头企业的影响力,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行业交流会、交流论坛在行业内部和行业间的作用。同时探索以主题论坛、推介洽谈、项目展示等形式更加丰富的交流活动。在改变以往大企业不重视合作的同时,吸引中小企业参与,引发合作创新的火花。其次,加强行业间,尤其是校企间的合作平台建设。平台建设初期可以科研资源共享为主,以吸引行业间、校企间建立初步合作关系。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将资源共享平台发展为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的多层次产学研用技术研发平台,实现行业间纽带的增强、市场导向性的增加与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最后,充分发挥科研主管部门的协调作用,合理为各创新主体分配资源,均衡各方利益关系,确保协同创新联盟具有长久的内生动力。

  与此同时,要抓住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机遇,适应创新创业主体大众化趋势,大力发展技术转移转化、科技金融等科技服务业,完善场地、网络、资金、人才等扶持政策,支持众创空间等降低成本、良性发展,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低价优质的服务平台和发展空间。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优化创新创业的管理与服务,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为市场主体松绑加力。有效利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等资源集聚优势,促进创新创业要素自由流动,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秉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理念,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努力做优做强做大,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新引擎。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就业创业观念,加大创业扶持力度,降低创新创业门槛,帮助更多青年创业者施展才华、建功立业。大力弘扬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新精神,宣传先进典型和创业事迹,营造积极向上的创新文化。

刘阳摘自《经济日报》72

版权所有:汾阳市公共文化发展服务中心 2011-2024

地址:汾阳市鼓楼西街南侧7号楼 邮编:032200 电话:0358-7225440

晋ICP备1100113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