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现代金融助推农业发展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当前破解“三农”难题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在新形势下,思考和探索如何以现代金融服务助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成为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课题。
(一) 准确把握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科学内涵,是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好农业、农村发展的前提。
首先,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符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仍存在城乡差距继续拉大的现实问题。二元分割的结构,严重制约着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就是为了激发农村各个生产要素的活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从而推动破解城乡发展失衡问题。“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是保持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将使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更加稳固。“维护农民生产要素权益”,“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将进一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其次,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符合现代农业的要求。现代农业是由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支撑的新型农业,其突出特点是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产品附加值高,产业链长。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重在“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扶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与现代农业的要求是一致的。而在现代农业加速发展的趋势下,传统农业模式正面临诸多挑战,亟待向现代化转变,依靠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进行专业化运作,发展组织化、集约化、一体化的经营模式。
此外,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符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金融的根本在于服务实体经济。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过程中,“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将为农村金融探索实用、有效的农村融资新模式创造前提条件。“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则将为农村发展带来大量的资本、技术,促进农村产业兴旺和农民增收,金融服务的空间更加广阔。农村金融机构根在“三农”,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对其稳固根基、持续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值得注意的是,农村金融在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还存在以下问题。比如,认识上的误区;服务体系不够健全;配套机制还有待完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破解这些难题,离不开政府、市场和农村金融机构“三位一体”的有力支撑,要从顶层设计、金融多元、集约高效等入手,从而真正实现以现代金融服务助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
首先,从顶层设计看,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须通盘思考,系统谋划,注重各项改革的整体推进、良性互动,形成强大的合力。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发挥“造血”功能,统筹考虑产权融资、财税优惠、风险补偿、价格指导、基础设施建设等配套政策,帮助克服传统农业“小、弱、散”的通病,加速农业经营体系转型升级,还应建立资本“输血”机制,引导社会资源、工商资本积极介入,激发“三农”领域的资源活力。
其次,要重视金融多元的思路。新型农业经营包括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方式,其成长阶段、金融需求等存在较大差异,这决定了应当坚持多元化的思路,构建服务全面、结构合理、主体多样、层次丰富的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应创新服务方式,提供综合化的服务,避免“单一模式失灵”。即由传统柜面服务向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线上服务相结合转变;由基础金融服务向多层次、全方位的整体服务转变;由传统的信用、联保方式向探索林权、农房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多元化抵押担保方式转变。另一方面,培育多类型的农村金融市场,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供给体系,避免“单一机构失灵”。既发挥现有信用社、村镇银行、小贷机构、农民资金互助组织的金融杠杆效应,又引入农业保险、农业投资公司等机构,搭建多层次农业资本市场,促进网络型农村金融发展。
此外,还要在集约高效上下功夫。新型农业经营的本质是集约化生产的现代农业,即通过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等要素质量的提升、管理的优化和组合方式的整合,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经营目标。农村金融机构应深入研究其运行规律和功能机理,融入现代经营理念,全力打造“集约式”金融服务。比如,建设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允许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自主调控金融资源,形成动态的资金补充机制,保证信贷供给充足,适应新型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对资金的规模需求。再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探索与新型农业经营的有机结合,使设计、应用、推广等全过程均符合现代农业高生产效率和科技成果高转化率的要求。与此同时,培养既懂生产经营、又懂金融的劳动者,对农村金融更好地服务新型农业经营十分重要。应按照职业化方向,采取多种途径进行人力投资,做好农业科技和金融应用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
刘阳摘自《经济日报》2014年4月8日
为小微企业补“缺”解“难”正当时
近日,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小型微型企业主报告》,将长期困扰小微企业发展的问题归纳为“三难三缺”:融资难、用地难、用工难;缺技术、缺管理、缺人才。
《报告》指出,目前实际接受国家相关政策扶持的小微企业不到20%,问卷调查中对相关政策表示了解的小微企业占比不足50%。不但政策效应难以体现,小微企业开拓市场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也较差。这些占市场主体绝对多数、提供就业岗位半壁江山的小微企业,仍面临重重困境。虽然在各类新兴行业和新型业态都不断涌现,但大多集中于以资源开发型、产品加工型、服务低层次型为主的传统行业。仅有12%的小微企业营业额增长在30%以上,大多数企业发展缓慢。
《报告》统计,目前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在15%左右,不少企业难以承受如此之高的融资成本。然而,对于浙江朗悦男装来说,融资并不是一个难点。这家在当当、天猫、京东、凡客诚品都设专卖店的企业,一开始走的就是品牌路线。
“通过杭州联合银行抵押贷款,我们的融资成本在7%左右。目前税法规定,小规模纳税人年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下的按3%征税,50万元以上的按17%或者13%征税,问题是交了17%的税,又无可抵扣项?”浙江朗悦男装创始人楼浙栋说,从广州进货时当地不少市场交的是固定税,这就好比是“和谐号”的头,“绿皮车”的尾,没有办法衔接,缺少抵扣项让企业负担加重。
“此外,城市建设费、残疾人费以及员工的养老保险等支出,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楼浙栋说,《报告》中建议免除小微企业的残疾人保障金、城市建设、教育等附加费,由国家和省级财政统一支付,并允许小微企业在特定时期下浮企业负担“五险一金”的支付比例,这反映了众多企业的心声。
“市场的问题交由市场来解决,政府最应该为小微企业做的,就是减税、减负。”楼浙栋说。
4月8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将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范围从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扩大到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10万元。
“减税对小微企业来说肯定是好事,这是积极的政策导向。”上海市政府参事、华东师范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黄泽民说,这一政策肯定会让一部分企业受益。但因为小微企业本就千差万别,所以这项政策不可能覆盖所有企业。“小微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就跟人会生各种病一样,每家缺的都不尽相同,这也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有的小微企业本来就不需交税甚至还未盈利,它就会期待其他的政策。”黄泽民说。
将各个部门的优惠政策进行集成,结合各地实际出台具体可操作的实施细则,配套完善为小微企业服务的制度、机制、流程,为小微企业减负,更要为其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已成为多地的共识。山东省联合财政、金融、农业等40多个部门正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在江苏,工商税务、海关、新闻出版等部门联合通过“黑名单管理制度”来创建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一方面,我们通过营造良好消费环境进一步激发消费热情,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和互动,只有消费市场大了,小微企业发展才会好;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加强品牌意识来帮助小微企业开拓市场,提升它们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江苏省工商局的朱宏伟说。
刘阳摘自《经济日报》2014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