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机制创新促区域协调发展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并立足于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将区域、城乡、陆海等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区域纳入国家战略层面,统筹规划、整体部署。这是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我国区域发展的新部署,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行动指南。
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自然条件、社会人文、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差异明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有效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各区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依据主体功能定位发展,在深化区际分工中促进要素有序自由流动,提高资源空间配置效率,促进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进而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使各地区群众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区域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必将为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产生强大的支撑作用。
过去5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制定和实施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深入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战略,提出并重点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同时加大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总体呈现良好局面,推动形成了东西南北纵横联动发展新格局。与此同时,各地区域合作深入开展,在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产业结构的整体布局、跨区域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地区经济社会政策的相互协调等诸多方面的合作进一步加强,各类跨行政区的区域发展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取得了体制机制创新的不少经验,比如,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如何最大力度地促进开放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利用和配置资源,等等。
区域开放合作的实质是借势发展、借力发展。近年来,地处赣湘边界的江西省上栗县,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牵头发起赣湘区域开放合作交流新机制,在下辖的金山镇内建立赣湘区域开放合作示范区,携手周边12个县市(区)抱团发展,在交通互联、产业互补、民生互惠、旅游对接、平安共创、生态共建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丰富多彩的合作形式、不断拓宽的合作领域、资源要素配置优化和有序流动,为县域经济社会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构建了区域双向开放合作新高地。目前,囊括长株潭、新宜萍等地市的赣湘开放合作试验区,已被定位为国家省际产业示范合作区、内陆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创新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成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九大重要平台之一,充分发挥了产城融合“新高地”、区域互补“新平台”、创新发展“孵化器”、和谐稳定“稳压器”的重要作用,成为承接长株潭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的“桥头堡”。这是打破以行政区划为界限的经济发展模式,以更宽的视角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以更广的空间促进区域抱团发展、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
党的十九大以全方位、系统化的大思路部署区域协调发展各项任务,着力提升各层面区域战略的联动性和全局性,增强区域发展的协同性和整体性,必将进一步开创我国区域发展新局面。实践证明,要增强联动性、全局性、协同性、整体性,体制机制创新是“第一动力”。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原则,开展多层次的区域开放合作,支持产业跨区域转移,共建产业园区等合作平台,鼓励创新区域合作的组织保障、规划衔接、利益协调、激励约束、资金分担、信息共享、政策协调和争议解决等机制,是创新区域合作机制的应有之义。在这个机制中,一方面,要有利于发挥合作各方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要围绕开放合作做文章,避免恶性竞争、实现优势互补,彼此借力,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利用和配置资源,共同开拓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比如,江西上栗县就依托花炮特色小镇建设,将上栗镇打造成花炮燃放展示基地和花炮文化展览馆,充分借力吸引了长株潭等远近客商考察交流,相继对接了文化创意、花炮燃放、电商、物流等项目近20余个,为科学拓展花炮产业发展空间,增强地区发展后劲储备了一批高质项目。
需要强调的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发挥好政府引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断增强区域发展的活力和动力。这就需要,第一,进一步完善税收、投资、金融、产业等政策,引导和鼓励国有、民营等各类所有制企业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第二,着力打破条块分割和地区界限,创造统一、公平、竞争、有序的开放市场环境,为区域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提供更好的合作平台和要素保障;第三,立足完善开放合作新机制,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区域合作,取长补短、互利互惠,进一步提高合作的水平和实效,探索建立制度化、长效化的区域合作机制,以新机制引领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携手把开放合作推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
2017年12月25日星期一
靳琼摘自《经济时报》
版权所有:汾阳市公共文化发展服务中心 2011-2024
地址:汾阳市鼓楼西街南侧7号楼 邮编:032200 电话:0358-7225440
晋ICP备11001132号-1